天台县中医院第四届最美家属
天台县中医院第四届最美家属
临近春节,国内多地出现疫情反扑,“疫情防控”成为重中之重。作为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,他们深知“避免人群聚集,降低疫情传播风险”的重要性。护理部完成了前期的筹备工作,为避免人群聚集,倡导防疫新风,天台中医院护理部一改年终会议形式,提前录影剪辑,在手机软件上开启“云汇报”、“云颁奖”。把过去这一年里涌现出的最美家属做一次总结,不仅更具有仪式感,还避免了人群聚集,受到医院同仁的一致好评。
综合科最美家属——陈占海
种子扎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,科室只有置身于拼搏创业,勇于探索,才能蓬勃向上,不断发展。肛肠科屹立于中医院这片秀林中,风景这边独好,这片大好风景的点睛之笔便是科室领头者陈占海主任。
在天台提到肛肠疾病哪里看,大家肯定会首先想到中医院,而找谁看,那肯定是中医院肛肠科陈占海主任。陈主任每周三和周五上午,都会在门诊坐诊,每次坐门诊总会提前10分钟到,病人很多,络绎不绝,主任总是微笑面对,从没有不耐烦,面对病人提出的问题,总会耐心细致的回答,用精湛的技术和诚恳的工作态度得到一个又一个患者的肯定。
陈主任也是我们这群护士姐妹心目中的偶像,高高的,瘦瘦的,戴着眼镜,挂着听诊器,穿着白大褂,走路带风,超有范儿!不工作时也会和我们这些小护士聊聊生活,像一个亲切的长辈!而面对病人的无理取闹时,主任总会挡在我们这些小护士前面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三两下把烦躁,不耐烦,火冒三丈的病人搞得服服帖帖。小护士们都说“跟在主任后面工作好有安全感,多干点活没关系,有安全感的工作我们做的开心,放心,安心。”
工作之余,陈主任会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下乡义诊。为当地的老百姓排疑解惑。问主任累不累,他总是说“我是医生又是党员,对待病人要更耐心,细心,把病人当成自己家人一样看待,时时以病人为中心,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,这是职责所在。”
陈占海名医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1月,是天台县第五批名医工作室之一。
菊,花中隐士者也,似松风格,似梅品行,菊花科乃肛肠科戏称也,菊瓣不大,但是很多,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。有幸能成为其中一员。在陈占海主任的带领下,大家团结一心,积极向上,必将会把科室工作提上一个更好更高的台阶。
职能科室最美家属——梅天宁
中医院的万能遥控器所谓的万能遥控器就是能接收到各种红外信号,,并且根据指示做出相应的操作。梅天宁,梅科长,是我们中医院总务科的科长,他的存在就跟万能遥控器一样,哪里都需要他,哪里都不能少了他,大家都亲切的秤他为---梅总!这次选最美家属,怎么能少了他?
梅科长来中医院已有数十载,从开始的一个小喽喽到现在的科长,这中间的心酸和付出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医院里大大小小的事,都能看到他的身影,修修补补,需要什么东西都找他。他就像哆啦A梦的魔法袋,总能找到大家需要的东西。
我们护士长外出进修或者不能在医院的时候,她都会嘱咐我们,需要任何东西都可以问他拿,就算他那没有,他也会告诉你去哪里可以领到。
除此之外,这个科长过得也挺心酸的,很多事情都要亲自劳动,没人干的活都是他干,刷个墙,修个铝合金,哪里窗帘掉了,哪里输液架坏了,他总是自己干,他说这种小活,叫外面的人不划算,自己能干就自己干,能给医院省点钱。这样看来,他也是一个全能高手。
对梅科长来说,加班加点那是常事,手机24小时保持通畅,一得知医院有事,马上来医院处理,不管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,他总说,我自己苦点累点没事,要为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提供保障,不能耽误患者看病,因为有他后勤工作的保障,才有我们临床一线才能高枕无忧。在此,我们想对您说,谢谢,谢谢你所做的一切。
内5科最美家属——叶军盼
在很多人的眼里,医生护士结合的家庭是令人羡慕的,两人都在医院工作,有体面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,但其中的艰辛,只有他们自己清楚,自从穿上这身白大褂,就注定了此生的奉献。
叶军盼,中医院副院长,内5病区科主任,急诊科副主任,肩负着急诊、呼吸科、ICU工作,由于职业的特殊性,在生活中与妻子王笑阳有着很多的理解和默契。他正直、勤恳、有担当,不仅业务水平精湛,而且医德高尚,心地善良;只要医院有需要,病人有需求,他总能及时出现,做力所能及的事情。记得医院上等级阶段,他除了日常工作外,还要参与急诊的改造,制定各种流程,承担急诊演练N次,还有夜间不停做了近20盒急诊台账。快到评审时候,有一次深夜亲自护送危重病人到省城某大医院,回来途中出了车祸,受伤的他还没来得及休养又积极地投身到急诊演练中。
“选择了医护工作,就是选择了奉献”叶军盼主任曾经这样说过,也是这样做的。医院开设出内5病区,再一次把重任交给他。因刚开科,人手紧张,他几乎没有双休日,没有节假日,值班加班是常事。
作为妻子的王笑阳,由于工作的特殊性,早上需要上班以前就到科室工作,加班加点是常事。记得有一次,因为工作需要,天还是一片漆黑的时候,笑阳就要起身来医院上班了。作为家属的叶军盼,不放心妻子一个人来医院,也早早的陪妻子一起来到了医院。他说这一切都是为了病人,对于妻子加班他从来也毫无怨言。他认为病人选择了你,是对你的信任,在疾病面前你没有理由推辞。
有一种承担叫父亲,有一种无言叫父爱。虽然有很多的加班和会议,家里需要他的时候总有他的身影。有一次,女儿持续高热8天,他除正常上班工作外一直陪伴女儿就诊,查不出病因,并出现腹胀难忍,哭闹不停,嘴上还骂着"爸爸医生没用,其他人的毛病能治好,而我的毛病治不好",看着女儿的痛苦表情,他心里也有同样的难受,留下了眼泪。二话不说,深夜把女儿送到省儿保,幸亏来得及时,使女儿得到了更好的诊治。康复出院回家路上他调皮地跟女儿说"爸爸不行,省城的专家能行,爸爸回去得好好学,免得以后其他人也跑省城呀"。虽然平时工作忙,他一有空就陪伴女儿,接送女儿上下学。
"最忙也有休闲时候,休闲时也算居家好男人,喜欢打扫卫生,把家整得干干净净,并喜欢种些花草",妻子王笑阳如此说道。其实他是为了帮妻子减轻负担,帮忙干家务,让忙碌的妻子回家后可以多一点休息。
所有医护结合的家庭与普通大众的家庭没什么区别,只不过职业的特殊性,较其他家庭付出了更多的奉献。不忘初心、勇往直前,他们从来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。
妇产科最美家属——护理员许英平
“英平阿姨,203-1有新病人,床铺一下。”
“英平阿姨,血标本送一下。”
“英平阿姨,手术病人送一下。”
“英平阿姨,出院证可以发了。”
······
······
······
护士站里总会时不时响起呼唤英平阿姨的声音,每当这个时候总有一个洪亮且坚定的声音回应:“哎,来了”。于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便出现了,她便是我们妇产科的护理员许英平,我们都亲切的称呼她“英平阿姨”。
英平阿姨,她虽然是我们的护理员,但也是我们的守护神,是我们工作中坚强的后盾。每天上班,英平阿姨早早的就到了,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。从更换各种无菌物品,到帮忙做晨间护理;从铺床到送标本;从护送卧床病人做检查,到清点床单送洗等等;妇产科那些琐碎的事英平阿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,从而使我们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,给了我们安心的后勤保障。
英平阿姨,她虽然是我们的护理员,但也是我们的开心果,她的笑容能温暖人心。一大早,迎面而来的就是她和蔼可亲的笑容和亲切的问候,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每个人的心里,让人一想起她总能先想起她真诚的微笑。
英平阿姨,她虽然是我们的护理员,但也是我们的家人,是我们的知心大姐姐。前几天,我们科室有个小妹妹结婚了,我们一起去喝喜酒,当新郎新娘致辞的时候,英平阿姨也被感动的稀里哗啦,眼睛都哭红了,就像是自己女儿要出嫁了一样。有时我们在贴中药或者做穴位贴敷的药丸,英平阿姨总是会过来帮忙,我们一边干活一边闲话家常,科室里总是热热闹闹的。
英平阿姨还因为拾金不昧被大家所熟知,那天她在整理出院病房的时候捡到了一叠红包,她却毫不犹豫的交给了护士长,并且联系了病人,把红包原封不动的还给了病人家属,受到了病人的真诚感谢!她的事迹也被报道了,并且发表在我们医院的公众号上,让我们为英平阿姨的拾金不昧精神点赞!
工作中的她无私奉献、任劳任怨,那么在生活中她又是怎样的人呢?
英平阿姨有两个女儿,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,但我想说妈妈更是女儿的防弹衣,时时刻刻都在保护着她们。英平阿姨刚来上班的时候,她的大女儿也刚毕业进入宠物医院工作,有时候会上夜班,英平阿姨总是在晚饭后散步去女儿的单位等她下班,接她回家,风雨无阻。很快,十年过去了,她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。
对待两个女儿她也从不偏小,她的小女儿读中学的时候,因为吃不惯食堂的饭,英平阿姨下班后总是匆匆赶回家给女儿烧午饭。为了让女儿能够吃饱吃好,她总是像超人一样,忙前忙后,牺牲了自己的午休时间。但每当看到女儿满足的笑容,一切都变得值得。
她就是我们妇产科护理员许英平,一个善良,努力,温暖的人!
最美家属-韩洁萍
他作为一名麻醉师,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了手术室,术前,麻醉师必须详细了解手术病人的情况,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解释麻醉风险及麻醉方式等。术中,病人随时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,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成了麻醉师最重要的工作。手术快结束时,还要计算时间停止用药,这样做完手术后,要不了几分钟,病人就会自动苏醒过来,不会有太大的疼痛,达到最理想的麻醉效果。“业内有句行话,‘外科医生治病,麻醉医生保命’。手术的完成除了主刀医生,同时也需要麻醉师的配合。”麻醉医生既要保证患者的安全,又要实施全程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术中治疗,这需要麻醉达到一个合适的深度,这是一个重要技能,其他人是无法代替的。让患者恢复健康,救死扶伤,本就是学医的初衷,是医生的天职。他老是喜欢这样跟自己孩子描述他的工作。担任麻醉科代主任两年多以来,他把科室管理的井井有条,井然有序,除了管理工作,医术上的刻苦专研,孜孜不倦,已是他不断向上的追求。
除了工作,对家庭上的照顾是他生活中的重点。妻子作为护士,常常是日夜颠倒,虽然自己也是常常倒班,但是妻子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,总是认为她是辛苦的,即要上班工作,回家又要照顾孩子,所以但凡是 在家,基本上家务都是尽心为之,家里布置的井井有条。妻子的夜班, 会为她准备可口的早餐,等妻子回来吃,做完这一切,匆匆催促孩子去上学。先去学校,在到医院。
除了孩子,家中老人也需要照顾,作为外地人, 2000年到天台已经 20年,与妻子结婚也有17年了。但是如今, 早已把天台当作了自己的家。对于岳父岳母也是尊敬有加。每年都会尽量抽时间,带着妻子孩子和岳父母出去旅行。孝顺父母,尊敬长辈,教育孩子,需要身体力行。